【学术交流】我司邵天松副经理参加“文脉里的长江——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青年学者圆桌论坛”

发布者:孟文博发布时间:2023-09-26浏览次数:10

为挖掘长江文化的精神内涵,推动江苏文脉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9月15日,由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、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“文脉里的长江——江苏文脉整理研究与传播工程青年学者圆桌论坛”在南京举行。

我司副经理邵天松参加此次论坛,以“乾嘉学派中的长江文化基因”为主题,展示长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,呈现了长江文化厚重的历史文脉和江苏特质。

  清代乾嘉学派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研究中的一座高峰,群星璀璨,成就辉煌。在乾嘉学派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,长江文化给予了

它丰富的营养。在乾嘉学派身上,可以看到崇文重教、经世致用、久久为功、兼容并包等长江文化基因留下的深深烙印。

  长江下游一带古为吴越之地,文化底蕴深厚。早在三国时期,这里便已有“官学”。从那时起,崇文重教便成了长江下游一

带的文化中最鲜明的特征之一。唐宋以降,民间书院又纷纷兴起。到了明清两代,民间私人藏书楼方兴未艾。这种崇文重教的

文化随着历史积淀,逐渐成为长江文化的基因之一,也正是这样的基因促发了乾嘉学派的崛起。

  明中叶以后,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,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,逐渐形成了具有实用性和

功利性的“市民文化”,培养了一批以“经世致用”为己任的人才,乾嘉学派的治学也体现出了“经世致用”的价值取向。

  长江由涓涓细流最终汇聚成中国的第一大河,这正体现了一种持之以恒、久久为功的精神,而这种精神逐渐内化为长江文化

中又一重要的基因,对乾嘉学派的学风产生了重要的影   

  作为乾嘉学派中的一支,扬州学派有着不墨守门户之见的学术态度,体现了长江文化中兼容并包的基因。也正是这种基因

促使了乾嘉学派的转型,出现了以焦循、阮元等为代表的扬州学派诸儒,调和汉宋,使得乾嘉学派在清中期之后有所革新,正

式开启了清代学术由古代向近代转向的路径。